參展藝術家 吳大羽、蘇笑柏、薛保瑕、蔣友梅、姚瑞中、陳浚豪
2020 年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中,耿畫廊將帶來吳大羽、蘇笑柏、薛保瑕、蔣友梅、姚瑞中及陳浚豪等藝術家作品。以「光景拾年」為題,串聯六位不同世代的華人藝術典範,呈現創作者們如何透過不同的藝術語彙,拾取各自年代中的不同光景,將圖像、色彩、材質與空間的美學閱讀導引至光感與知覺意識的對舞。
旅程的起點,始自二十世紀初的巴黎,浸淫野獸派、表現主義、立體派等現代藝術探索的吳大羽(1903–1988),於西方色彩理論與抽象繪畫表現中,依據中國書道和水墨美學核心——勢象丶光色丶韻調三方融會調和。揉合而成的「勢象主義」(Dynamic Expressionism)哲思,成為趙無極、朱德群、吳冠中等後代中國抽象繪畫巨擘所承繼的創作核心,形塑與西方戰後抽象浪潮同步的東方體系。而脈絡延展至今,曾任臺灣美術館館長,臺灣抽象繪畫代表藝術家薛保瑕(b. 1956),更不僅只在形式與構成的選擇間駐留,刻劃著時空動能的油彩肌理層疊交錯,以書法式的墨線於畫面中多向穿梭,令漸進色光牽動著觀者的溫度觸感;線與面的錯綜交織,彷彿將薛保瑕留存於畫布上的空間狀態逼向觀眾。兩位藝術家以色彩譜出的段落篇章,將繪畫的抽象閱讀擴張為感知體驗的一瞬之光,成就東方與西方美學韻味的細膩組構。
光感的渲染與移轉,同樣得以透過物性的超譯作出描繪。將中國傳統媒材大漆與抽象繪畫間的對話,轉陳為跨文化當代經典的蘇笑柏(b. 1949),以應和著東方侘寂美學的材質表現,在堆疊透顯時間積累的層次肌理同時,讓作品呈現一種侵入般的雕塑感;富歷史感的古典藝術媒材經當代技法轉譯,令大漆自身流露的視覺質感透出溫潤的光韻,讓繪畫回歸最原初的狀態與光影的互動關係。無獨有偶,身具中、俄、德三國血統的蔣友梅(b.1961),將藝術語彙立基於佛理、認知心理學與量子物理的哲學式纏結論述。色彩的抽象閱讀為之引述為色光、媒材與感官所勾勒出知覺協振。來自有形色界的塵土與髮絲灰燼在此解構為聚、散、離、合的物質符碼,混入顏料作畫;同時以不同色彩光感作為感知刺點,將繪畫轉化為某種詩性敘事,引領觀者步入一場超驗心識閱讀。
經典水墨的轉品閱讀,則透過兩位藝術家於媒材指涉與光影層次鋪陳中取得當代新譯。以獨特「金碧山水」馳名國際的姚瑞中(b. 1969),其臨摹再製的繪卷經典卻是水墨文本的全然逆反。原應悠然留白的寫意空景,於此嬗變為黃金滿壁的離垢絕境;而這「金場域」中隱匿著的點點現世人跡,彷彿將粼粼金箔映照出的種種資本批判指象徵,化生為一方諦觀浮世人情的戲謔視角。而陳浚豪(b. 1971)標誌性的「蚊釘山水」系列,以現代工業生產材料取代傳統筆墨;植入畫面的每一根蚊釘,彷彿在重新演繹中國古典繪畫的同時,鐫刻著關於創作勞動與藝術生產的微妙辯證——上萬根突出畫面的蚊釘,隨視線游移間躍然譜寫出一式三維皴法,讓作品在觀看視角的變換與空間光影互動中,提昇至立體的閱讀層次。
今年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,耿畫廊更首次與 TKG+ 於同一展位空間共同展出;以「光景拾年」映對創作者們各自探索生命光景的無數個十年,所揀選出的不同文化閱讀角度,進而淬鍊超越單一文化語境的藝術風華。展會期間,耿畫廊同時於台北內湖空間舉辦大型個展「一池光井:蘇笑柏畫展」,於展場中再現蘇笑柏工作室自然灑落的天井垂光,為曖曖含光的作品無語留下故事痕跡,靜待人們的低吟品味。